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系辞上》
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生是在1872年派出的。这批多达120名的幼童出国前平均年龄不到12岁,在美国呆了十年回国后,也大概相当于现时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龄。他们大多数都服务在祖国的最前沿"科技"领域——人们习惯将科技当成是"先进"和"前沿"的代名词,但在当时来说,所谓的科技领域,也不过是一些再基本不过的设施建设罢了,比如电报业、造船业、矿业、铁路业一类,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就是其一。在十年的学习生涯中,他们中西结合,《四书五经》也学,西方各类学科也学,所以每一个人学有所成时,最起码都是中英文流利的文化传播的"使者"。有50多位进入美国著名大学,其中22人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大学;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这为三十年后民国时期的"大师辈出、百花齐放"提供了人才的保障。唐绍仪是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蔡绍基是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前身)校长,诏国安是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梁敦彦是交通总长,李恩富是第一位出版英语著作的中国人,就连"宋氏姐妹"(宋美龄等)后来去美国留学的资助者,也是留美幼童之一……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留美幼童"这一前所未有的大事业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受爱心人士资助和多年教导的中国人"感恩图报"的最终表现结果,这个人是第一个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人——容闳(Ying Wing)。

Yung Wing 容闳 (1828-1912)
道光十五年(1835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入读马礼逊纪念学校(Morrison School),受宣教士郭士立(原属荷兰传道会)夫人教导。1842年,香港被割让给英国,马礼逊学校迁往香港,容闳在美国教育家布朗(Rev. Samuel Robbins Brown)牧师带领下到了香港继续学业。四年后,在布朗的支持下,18岁的容闳到了纽约求学,并于1854年正式毕业于耶鲁大学。
回国后,容闳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为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这些与他的夙愿——帮助更多中国同胞实现接受世界一流教育的梦想毫不相关。直到1863年,在友人的推荐下,容闳遇见了他一生的贵人——曾国藩。他从此飞黄腾达,颇受这位身份显赫的被后人赞誉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先生的重用。为筹建中国第一个洋务企业——江南制造局赴美采购100多种机器。
在这位被容闳在《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我在中国与美国的生活/西学东渐记》)中誉为"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和人才"——曾国藩人生最后的几个月里,中国爆发了"天津教案"。在处理洋人的命案这类事件中,曾国藩深深意识到与世界打交道,中国还缺少太多太多与洋人进行全方面PK的人才。容闳的"留美幼童"(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提案最终被朝廷批准。

Zeng Guofan 曾国藩 (1811-1872)
"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容闳人生的晚年,是在支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度过的,他的一生顺乎历史潮流,与时俱进,为富强国家、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他的美国朋友,杜吉尔牧师所说的:"容闳所做的一切,饱含着他对祖国最真挚最强烈的爱——因为他是一个爱国者,他从头到脚,每一根纤维都是爱国的。他热爱中国,他信赖她,确信她有远大辉煌的前程,配得上她那高贵壮丽的山河和她那伟大悠久的历史!"
对于"支教",很多人是充满了激情和热爱的。但布朗牧师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例证。只有当支教的人真正发挥人性的力量,把自己活的灵魂展现在受助者生命里,支教的意义才真正展开来。而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任何"资助"才有了可持续下去的意义。说的更加简单一点,如果一个人支教的善意和资助贫困生的善举只是为社会培养了一个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人,最初的善意和善举也与危害社会无二了。

2008年,在湖南新化的义务演讲
Volunteer Speech in Xinhua, Hunan province, China in 2008
金兰诺奖学基金 (Gold Promise Fund) 的成立是在我个人过去15年教学生涯中所有从事过的支教活动、义务演讲和赠书的升级。她的成立标志着我不再是一个人在为理想而战斗。金兰诺的支教和资助的进展过程有三个特征值得一提:
一、发现正念正行者。通过"国学&英语"主题的演讲和才艺比赛,我们发现有勇气站出来去表现的学生——他们必须是有勇气去对话理想并为理想付出积极行动的人。"自助者,天助。"我们从来不提倡施舍知识和钱财一般的支教和资助行为。
二、心灵对话。通过一对一的平等交流,我们去感知学子们的真实内心世界,他们的诉求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诚意正心"的。这样的对话,在真正建立起这种关系后会贯穿始终——我们通过寄送手写的明信片、书信往来(我们有多少人多久没有握过一支真正的笔书写自己的内心世界了?)

香港兰氏国学英语深圳罗湖教学中心:丄学堂
Luohu Center, HONGKONG LAN CHINESE & ENGLISH INSTITUTE
三、师长沟通。"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当年孟母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辞劳苦,最后三迁才定居。对于有的家庭环境不好——这与"穷爸爸、富爸爸"无关,亿万富翁也有可能在孩子身边夜夜笙歌的,所以我们主要是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标准。对于父母本身就沉迷赌博、不思进取的情况,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不管我们怎么去投入,孩子一到家里又会是陷入恶性的循环之中。所以,我们会和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上述三个过程完成后,我们才选择了奖励和鼓励的对象,一直到学生的大学毕业,我们都会乐于提供学费。此外,我们还提供下面(包括但不限于)的服务:
一、每个月一次周末小聚。我们的会员们会像带亲戚家小孩一样,把学生带在自家生活。
二、寒假、暑假的夏令营培训和住家体验。当年中国的幼童每一批分为30人,两三人一组住在美国康州(第一批)当地的居民家里。这为康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也为两国友好提供了最宝贵的回忆。
三、每周一张卡片或书信交流。在会员与学生通电话之后,学生被要求要写下交流后的心得和一周来的学习上的心得。会员必须做到"收信即回,收信必回"。
兰晓峰先生与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内田小学教师与学生们, 2016年2月
Hugo Lan Stays with teacher and students from Y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Guangdong, Fubruary, 2016.
Hugo Lan Stays with teacher and students from Yao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Guangdong, Fubruary, 2016.